荀子名言
荀子名言
1、七、赠人以言,重于金石珠玉八、利少而义多,为之。
2、为善不积邪,安有不闻者乎?
3、二、不知其子,视其友;不知其君,视其左右。
4、一是倡导节用节流。他先后提出了“务本节用则无极”、“节用裕民”、“节用以礼”、“节其流,开其源”等多项节俭持政的主张。对当时奢侈腐化的皇室贵族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。
5、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;国将衰,必轻师而贱傅。
6、四是倡导亲民爱民。荀子提出“君也,舟也;庶人也,水也。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”。其中,“水能载舟,水亦能覆舟”一句以最浅显的道理建言君主平政爱民,使政权稳定牢固。
7、成功之路,肯定是复杂的,肯定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的,肯定是需要坚持不懈的;而大多数人对于成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“幻想”之上。记住,“开始”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8、公生明,偏生暗。——荀子
9、四、凡人之患,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。
10、纵观我国的教育史,第一个注重“尊师重教”的价值观念取向,并提出“天地君亲师”的教育家即是荀子,但是荀子特别强调,一个人的好坏是受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综合影响,而非先天决定。关于荀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11、凡斗者,必自以为是,而以人为非也。
12、今人之性,生而有好利焉,顺是,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;生而有疾恶焉,顺是,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;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声色焉,顺是,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。
13、九、身劳而心安,为之。
14、大者不能,小者不为,是弃国捐身之道也。
15、言而当,知也,默而当,亦知也。
16、人类的交往,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的。好话犹如春风,让人觉得温暖、舒适;赖话犹如刀子,让人觉得心寒、难受。不会说好赖话的人,人际关系一定是紧张的;不会听好赖话的人,总是被人所轻视和孤立的。
17、我们周围的朋友,大多数时间你也看不出个真假好赖;只有当你真正遇上大事的时候,才能看清每个朋友的真实面目。平时称兄道弟、勾肩搭背的朋友,未必就能靠得住;平时爱搭不理、若有若无的朋友,未必就不会让你感动。
18、言无常信,行无常贞,惟利所在,无所不倾,若是则可谓小人矣。
19、自知者不怨人,知命者不怨天;怨人者穷,怨天者无志。
20、你之所以失败,是因为你对别人过于慢待,你对事业漫不经心,你对婚姻埋怨不止。吊儿郎当的态度,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方面,都会让你一败涂地。
21、“天人论”主张“天行有常”、“人可制天命而用之”。荀子并没有迷信或畏惧于“天”,而是把“天”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。
22、二是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方面。关于教育的目的方面,荀子认为,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向学者传播知识,不断增加学者的知识底蕴,使学者博学多识。
23、《王制》中:无德不贵,无能不官,无功不赏,无罪不罚。
24、学者非必为仕,而仕者必为学。——荀子
25、三是倡导严于修身。我们常引用的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行。”这句名言就出自荀子。他提出的正人必先正己,以实际行动替代无谓的说教,彰显的是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。
26、接下来,他举了大量历史名人为例,尧高而舜矮,周文王高而周公旦矮;孔子高而冉雍矮,孙叔敖外表丑陋却为楚国称霸立下汗马功劳还有叶公子徐偃王等,都是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之人却都成为让人敬仰之人。进一步论述了不能只从外表来评判一个人,而要看他内在的思想学问。夏桀、商纣再次被荀子提到,他们都是仪表堂堂之人,但结果呢?只留下历史骂名和耻辱。
27、荀子是周朝战国时期的一名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和教育家,无论是在政治上、经济上、哲学上,还是在教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。尤其是其独特的教育思想,不仅在古代,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,乃至当今,荀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政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28、荀子出生于战国时代的赵国,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和政治家,被尊称为“荀卿”。荀子信仰儒学,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,也是辞赋之祖。代表作品有《荀子》,弟子中比较著名的是李斯、韩非和张苍,再传弟子贾谊学富五车,对后世影响也很大。
29、“性恶论”即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,而不是天生就有的。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《荀子・性恶》篇中,荀子认为:“人之性恶,其善者伪也。”荀子所说的“性”是指与生俱来、自然而成的“自然之性”或生理本能。“伪”不是“真伪”、“虚伪”的“伪”,而是“人为”之义。
30、六、鸟穷则啄,兽穷则攫,人穷则诈。
荀子名言
31、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——荀子
32、三、口言善,身行恶,国妖也。
33、周围的人应该怎么分辨呢?能正确批评你的人,是你的老师;能正确肯定你的人,是你的朋友;而一味阿谀奉承你的人,是打算看你笑话的人。
34、与其后悔、抱怨、唠唠叨叨当初的选择错误,不如安心、踏实、积极地过好当下。成功的人生是一直在证明自己的选择正确;而不是时刻幻想时光能够倒流,好让你再重新选择一次。
35、终始俱善,人道毕矣。
36、以善先人者,谓之教。——荀子
37、隆礼重法、人而能群,“分等级而治”是荀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主张。
38、荀子的行政思想
39、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——荀子
40、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41、荀子教育思想
42、“高不成、低不就”是大多数人的通病。对于高大上的项目,够不着;对于小打小闹的项目,又看不上;就这么半死不活地吊着。人都有成功的欲望,可光靠想,真的不行。
43、凡是争斗的双方,必定都以为自己是对的,而对方是错的。大多数人都有点“自以为是”的毛病,只有争斗之后、产生悔意,才会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。这也算得上一种反省。反省多了,自然会尽量避免无谓的争斗。对于绝大多数争斗,最好的做法还是忍一忍、让一让。
44、——荀子
45、苟子最著名的十句名言没有绝对,个人认为很多名句在中学语文中的名篇《劝学》里,如: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。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冰。
46、君子之交淡如水。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真正的朋友,诚如以上所言。
47、荀子非相思想
48、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《荀子·王制》
49、孟子云,人之初,性本善,荀子亦有云,人之初,性本恶。性之始也,善恶难断。吾持己见,以为人之始也,不分善恶有道。
50、一是在教育的作用方面。荀子认为,教育的最大作用或意义即在于将人“恶”的本性逐渐转化为“善”,不断提高人的素质。通过教育,使人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,并改善或扭转人的命运。因此,荀子认为教育才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因素。
51、荀子的“性恶论”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。2.荀子的“天人论”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。
52、生活中,总有一些人喜欢抱怨,要么是抱怨别人的不是,要么是抱怨老天的不公。他从来也不会反省自己,从来也没觉得自己不对,从来也没觉察到别人也烦他。这种人,说白了,就是胸无大志、穷途末路之人。
53、十、大巧在所不为,大智在所不虑
54、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。——荀子
55、君子宽而不僈,廉而不刿,辨而不争,察而不激,直立而不胜,坚强而不暴,柔从而不流,恭敬谨慎而容,夫是谓至文。
56、一个人要想上进,他周围的朋友十分重要。别觉得自己能“出污泥而不染”,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。士有妒友,则贤交不亲;君有妒臣,则贤人不至。如果周围都是些不肖之人,你也别想着会有积极上进之人愿意和你交往。
57、然则从人之性,顺人之情,必出于争夺,合于犯分乱理,而归于暴。故必将有师法之化,礼义之道,然后出于辞让,合于文理,而归于治。用此观之,人之性恶明矣,其善者伪也。
58、思索以通之。
59、人之于文学也,犹玉之于琢磨也。——荀子
60、人人心中都有一杆“礼义廉耻”之秤。太过,则裹足不前、迂腐不堪、格格不入,不能经世致用;不足,则唯利是图、投机倒把、不择手段,难逃牢狱之灾。所以,做人要有底线,做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;这样才能安心,才能欣然享受你的劳动所得。
荀子名言
61、以治气养生,则后彭祖;以修身自名,则配尧舜。
62、不知戒,后必有,恨后遂过不肯悔,谗夫多进。
63、《荀子非相篇》开篇就立场鲜明地批驳了相面术,他指出“相形不如论心,论心不如择术”看一个人的外表不如看他的内心思想,看人的思想不如看他怎么为人处世。外表即使丑陋而思想道德和处世方法好,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堂堂君子,而只有漂亮的外表而思想道德和处世让人嫌恶,他在人们眼中只能是个小人。他说古代的人根本没有这种相面之事,真正有学问的人也从不谈论这个。
64、以善先人者,谓之教。
65、举了古代例子,他又举当时社会的例子,许多做乱之人和轻薄之徒,大都长相英俊,衣饰华丽,女人看了没有不喜欢的,国君不愿有这样的臣子,做父亲的也不愿有这样的儿子。再次讲到礼义的重要,并且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,“饥而欲食,寒而欲暖,劳而欲息,好利而恶害,是人之所生而有也,是无待而然者也,是禹桀之所同也。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,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,以其有辨也。”
66、一、君子养心莫善于诚,致诚则无他事矣。
67、五、生死俱善,人道毕矣。
68、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。
69、非我而当者,吾师也;是我而当者,吾友也;谄谀我者,吾贼也。
70、是人都喜欢听好话,即便心里明明知道别人说的不切实际,但还是半推半就地接受了。可能人际交往需要这种虚伪的奉承。而你真正能进步,是需要一个能说真话、敢骂你的朋友。
71、不知其子视其友,不知其君视其左右。
72、所谓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”,真想了解一个人,就去观察他的圈子;他的圈子是啥样的,这个人就是啥样的,八九不离十。人可以装一装,但他的圈子不会装。
73、身不善而怨人,不亦反乎?
74、尽管,荀子的行政思想带有一定的封建主义色彩,完全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,但也应该客观地看到,上述观点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较大的深远影响,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。
75、岁不寒无以知松柏,事不难无以知君子。
76、积善成德。
77、关于教育的内容方面,荀子特别强调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和《易》等儒家经典名著的重要性,尤其是《礼》和《乐》这两部儒家经典名著。因为这些儒家经典名著对于规范学者的行为规范,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78、二是倡导忠职敬业。苟子提出了“从道而不从君”的忠君原则,对于制中、宰爵、司徒、治田、虞师、乡师、工师等身为人臣的忠职也进行了论述和明确。他提出的君主早朝不能太晚、为臣者敬业守职的精辟见解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享有较高地位,一直沿袭到末期。
79、《修身》中有: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自知者不怨人,知命者不怨天;怨人者穷,怨天者无志。
80、凡百事之成也,必在敬之;其败也,必在慢之。
81、说话得当,是一种智慧;该沉默的时候能沉默,更是一种智慧。我们大多数人,对于“说话得当”,还都凑合;但对于“什么时候该沉默”,却做得并不好。“沉默”,是需要自制力的,压得住你的火气;“沉默”,是需要勇气的,不以口舌论英雄;“沉默”,是需要脑子的,因为沉默比说话的结果更好。
82、原文:先秦荀子《荀子·性恶》:人之性恶,其善者伪也。
83、巜大略》里有:岁不寒无以知松柏,事不难无知君子。君子赠人以言,庶人赠人以财。
84、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,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。——荀子
85、客观来说,时至今日,荀子的行政思想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。
86、人之初生,承生物之本能,一为生,二为学。
87、五是倡导尚德尚能。他主张打破贵族垄断的做法,任人唯贤,做到内不阿亲,外不避仇,这样才能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。
88、荀子,名况,战国末期赵国人,先秦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哲学家。荀子学识渊博,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也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。
89、所有事情的成功,都离不开一个“敬”字;所有事情的失败,都离不开一个“慢(慢待之意)”字。成功的人际关系,是因为你能尊敬别人;成功的事业,是因为你具备敬业精神;成功的夫妻关系,是因为你俩能相敬如宾。
90、积土而为山,乘之而后高,积水而为海,积之而后深。故圣者众之所积也。
荀子名言
91、贱礼义而贵勇力,贫则为盗,富则为贼。
92、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。
93、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——荀子
94、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至238年,名况,字卿,因为西汉当时皇帝叫刘询,为了避讳皇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,他认为“人之性恶”,思想体系中有明显的唯物思想成份,可以说是个唯物主义思想家。
95、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。
96、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